“八里莊頭淮水長,清江浦邊楊柳黃。楚女窄鞾小錦袖,醉歌竹枝行玉觴”。陽春三月的清江浦,楊柳青青、客船悠悠,美的讓人流連忘返。
3月17日下午,在淮陰工學院外國語學院陳惠惠、孫凌燕老師指導下,運河遺產廊道項目創(chuàng)新團隊柳雯、朱鑫鑫、陶碩、仝霄、王雨靜、倪淑美6名同學,在里運河文化長廊展開調研。團隊成員提前設計好調查問卷150份,活動當日向景區(qū)游客發(fā)放問卷。調研人群有本地居民,有外地游客,年齡從6歲到74歲,樣本真實有效。在調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淮安本地人中部分人能回憶起清江浦的光榮歷史,而外地游客只對耳熟能詳?shù)臍v史略知一二。調查后統(tǒng)計,收回有效問卷148份,經分析,只有56.25%的人了解清江浦開鑿的歷史時間,41.67%的人了解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時間,對相關的民俗、宗教、名人以及美食文化所知甚少。
隨著現(xiàn)代生活的日益繁華,清江浦的崢嶸歲月已被人們慢慢淡忘。運河遺產廊道創(chuàng)新團隊旨在把運河遺產廊道建設與歷史文脈研究相結合,積極探索大學生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的新路徑。